我的名字是林晓雨,一个自认无法完全摆脱购物魔咒的“购物狂”,当我在曾经的日记里,引用弗朗索瓦·特鲁弗特那句著名的“我拍电影、打架、恋爱,都是源于我的饥饿,而我的饥饿是因为热爱;同样,我写作只是因为你必须写出这样一部作品”时,当时的我却忽视了整句话里另一个重要的部分——面对热爱时必不可少的节制,回顾我那些“日新月异”的购物记录,我才发现,我也该好好反思,究竟这是否正是那个“热爱的代价”。
第一章:无尽的欲望之潮
婴儿时期的我并非以考试成绩或特长班的荣誉纸片来装点我曾获得的成就,而是逐渐累积的小盒子,从稀罕的玩具、零食包装、到周末在书摊随手翻来的漫画书,一切都会被我视作“收藏”,这只是初生牛犊的贪心和单纯的快乐,可谁知道,这竟成为了一个蓄势待发的开关?
我第一次觉得自己具备某种特别的“天赋”,是在高二那年,那时,我加入了学校的诗社,虽然现在看来我的诗更多停留在文字游戏的新奇上,可那次放学后,我偶然走进校园附近一家新开的二手书店,被书架上一本封面有些磨损的《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吸引——书店老板告诉我那是本店仅剩的一册,我几乎毫不犹豫地用当天的午饭钱买下了它,并因此成为全社团第一个拥有某本书籍的人,那种“独享”带来的满足感让我开始意识到,这不仅仅是物质上的需求,更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和心灵的慰藉。
“收藏”演变成了一种疯狂而持续不断的欲望,从书籍到CD、再到服装、小饰件、甚至是设计独特的笔记本……每一种新发现、每一次小确幸,都仿佛光影般将我重新拖入那无尽而又绚烂多彩的购物大潮中。
第二章:失落的尺度
从前的“收藏”大多是源于心动和喜欢,但慢慢的,“需要”越来越大,甚至逐渐无边无际起来,难怪一位好友打趣道:“晓雨,你知道你该拿个诺贝尔经济学奖了,因为你最懂得如何‘花钱’管理。”可我终于明白那个学期上传的所谓个人“财务规划”,不过是被自持的幻想与一腔热忱支配下的失败之策。
每当心情起伏难测时,总会有所依赖——逛“淘宝”、拼“京东”,“嗖嗖”几声以后总归感觉要好的一切将随之而来,然而每当蚁巢般的小包裹越积越多时,内心的空虚和无助于它们的堆积成沙彼此抵消——就是说,消费后的暂时满足和迅速产生的空虚感几乎成为了我情绪的周期性波动。
一切似乎在默默中失去控制——甚至在听到某个“新玩意儿”的消息时候能辗转反侧到半夜。“消费”成了我不知不觉中的习惯性逃避手段,始于爱慕之心的手电筒光束渐渐地投成了茫茫黑夜的跋扈光束。
第三章:觉醒还是新生?
就在我全身心投进这令人窒息的黑洞里时,同学的一句不经意的劝诫如同惊雷:“你真得想好面对未来的生活吗?这样的生活方式真的很累。”或许正因这句话轻似鸿毛却击打得我心惊肉跳,我停下来回想这些年的恶习和成瘾,开始了一次清醒而忐忑的反思。
我开始尝试记住那些被包裹遮蔽的日子——并不是丢弃带来的轻松感有多强烈,反倒是那些默默欣赏购买回来的宝贝时的心满意足之感让我重新思考:难道过去的自己仅仅是为了那一时刻的所谓“奢侈的喜悦”而牺牲了太多时间与金钱吗?不该是这样的……
于是我开始学习一种新方式——极简生活,起初,我坚信这是对过去自己的惩罚,但很快意识到这更是一种释怀与自我尊重,懂得了更加理性地挑选所需之物——不是绝对要拿全款去买到它,而是在确认它是锦上添花而非不优不虑后去快乐地购置它,由此开始我买东西不再是毫无节制地堆积和私藏,而是像为生活做了一场温柔的嫁衣,在需要的那一刻静静出现......
第四章:为生活注入意义而非追逐欲望
最近文化展台上的那件做工细密的定情物再次拨动了我的心弦——寻觅已久的历史古画却在一次轻触后就让我决定更深入地了解背后的文化与故事,而非直接将其带回家中置之任之,由此我开始通过阅读历史、诗歌等书籍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情感深度,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使得我更加欣赏和热爱都市、更加珍惜生活中的真正美好的事物。
不仅如此,我开始积极参加各种公益活动、义工活动……通过为别人提供帮助而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并超越了简单物品和物质所带来的片刻满足感,与人的接触和情感共鸣让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意和满足感,这是任何高档设计师的商品都难以赋予我的珍贵体验。
第五章:站在阳光下的海角钟声
每个内部挣扎的故事都需到换一个角度方能感悟到其中的深度和智慧,我终于认识到自己在购物中的过度挥霍并非仅仅是物质的问题,更是对自己价值的质疑和对未来的不安定感综合而成的一幕悲歌,但最终发现我们都可以拥有从黑暗中找到光芒的权利——只要懂得如何理解并平衡自己的内心即可获得纾解和重生。 如今我站在阳光下向钟声致意:告别那个曾经被“购物”吞噬的自己迎来破茧重生的新生之路或许很难但其实契合了罗曼·罗兰的一句话:“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